卢沟桥畔红色故事、“地下长城”抗日密码、跨越国界的人间大爱……8月19日,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全市巡讲活动走进顺义。来自不同行业的八位宣讲员,以百姓视角,讲述了抗战烽火中的英雄故事与精神传承,将伟大抗战精神化作新时代催人奋进的澎湃力量。
郑然。
作为“守桥人”郑福来的孙女,丰台区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工作者郑然以《一座卢沟桥 守护一辈子》为题,讲述了爷爷守护卢沟桥,义务宣讲抗战历史70载的故事,如今她站在同一座桥上,将爷爷的红色信仰继续传递下去。
韩小南。
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韩小南在《铁骨铮铮 铸就辉煌》中,讲述了石景山炼铁厂工人默默进行“技术性抗战”的故事。抗战胜利后,工厂成为首钢集团,2022年变身奥运地标,展现新时代工业遗址的新功能、新风貌。
马成。
顺义区焦庄户村民、焦庄户村第一任民兵中队长马文藻之子马成用纯正的乡音,以《全民皆兵地道战》为题,揭开了家乡“地下长城”的神秘面纱。他自豪地讲述乡亲们如何用智慧和双手,在敌后筑起能打能藏、四通八达的地道网,成为保护家园、支援八路军的坚固堡垒。这蜿蜒的地下工事,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抗侵略的伟大见证。
孙畅。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业务经理孙畅以姥爷留下的《三封家书》为脉络,讲述了身为革命烈士的姥爷用血肉之躯铺就革命路以及自己对外传递中国智慧和力量的经历。
罗通。
蒙藏学校旧址物业管理员罗通讲述《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展现了回汉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历史画面。
郑凯雯。
海淀区苏家坨镇干部郑凯雯以《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为题,生动再现了法国医生贝熙叶冒着生命危险,在崎岖山路上骑行,为根据地军民运送药品的故事,展现了跨越国界的人间大爱与反法西斯同盟的深厚情谊。
张董。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张董的《“挺进军歌”再唱响》,让激昂的旋律重新激荡起不畏强敌的勇气。
吴艾宸。
年纪最小的宣讲员、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学生吴艾宸,在《学英雄 讲英雄 做英雄》宣讲中,用清脆的童声分享了她心中的英雄。从8岁拿起画笔描绘英雄形象,到如今作为宣讲员自信地讲述烽火故事,她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大家看到了红色基因正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报告会还特别设置了“向英雄致敬”环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左权、吉鸿昌等抗战英烈“穿越时空”,向观众挥手致意。
宣讲员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将历史深处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浸润到每名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