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供销社
成立于1949年
是顺义区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强引擎
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大平台
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
重温它的光辉历程
顺义供销事业起源
1946年12月10日,顺义县建立了冀东十四专区顺义商店——义昌商店。1947年,经顺义县政府组成和各村自发组成,共产生67家小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奠定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础。
发展历程
1949年至1977年
由义昌商店改组为顺义县供销合作社,负责调剂食粮、供给工业品、收购副业产品,为农民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扶持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1978年至1997年
20世纪90年代牛栏山供销社掠影。(资料图)
完善管理体制,率先实行“四定一联”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和“产销直挂”方式,各基层社开始由“坐商”向“行商”转变。
1998年至2020年
整合资产,深入挖掘,逐步形成资产租赁业、房地产开发和零售商业为主的经济格局。1999年初,“顺义县供销合作联合社”更名为“顺义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并沿用至今。2003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顺义区供销社设为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
2021年至今
区供销社聚焦回归主责主业,以满足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为核心,以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组织干部人才队伍为保障,全力打造“学习研究型、现代专业型、创新合作型、优质高效型”的互联共享供销合作联合体。
综合运营 跨步发展
区供销社部分下属企业。
目前,区供销社共有下属企业12家,以资产运营为主,经营业务涉及为农服务、便民连锁、商业百货、再生资源回收等多个业态,经营网络覆盖全区,总经营性物业面积85万平方米,总资产23亿元。
供销大厦外景。
区供销社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落实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加快打造成为服务城乡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实现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3次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系统“百强县级社”称号,荣获“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等称号。
回首往昔
区供销社见证了时代变革
也见证了顺义的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
区供销社将在高质量发展大势中
开创供销事业发展新局面
谱写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