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出入口是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后沙峪镇在配齐党员群众志愿力量的同时,结合安装红外线感应测温仪、人脸识别系统等,从人员、设备、监督检查三方面着手,守好防疫安全门。
党员群众齐参与
后沙峪镇不断配强村(居)值守力量,除保安、村(居)工作人员、包村(居)干部外,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开展查证、测温、扫码、登记、查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工作。各值守力量科学排班,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
香花畦社区居民扫码进社区。
江山赋社区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岗位值守。记者从该社区6月疫情防控志愿者执勤表看到,从8时到19时,每个班次、人员都清晰明了。“除午休时间,我们每天都是3个班,一个班3小时,2人一组互相配合,志愿服务的内容就是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扫码、测温、戴好口罩等,他们都是社区常住居民,对社区环境和住户都很熟悉,沟通起来更顺畅。”江山赋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遇高温天气,社区工作人员会购买矿泉水,送给志愿者;遇到雨天,则准备雨伞等用品供志愿者使用。
江山赋社区工作人员给志愿者送矿泉水。
“老张,去哪儿买菜了?”“来,扫个码……”昨天早上是吴颂平和王玉萍搭档值守,不到8时,他们就来到了江山赋社区西门出入口开始工作。他们对进入社区的居民逐一提醒扫码、查验核酸,确认无误后才放行。“参与社区值守,也是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家门,这是我们每个居民应该做的,社区平安靠大家。”志愿者吴颂平表示。
科技应用提效率
后沙峪镇各村(居)除广泛应用红外线感应测温仪外,还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部分村(居)还用上了“AI防疫一体机”,录入系统的人员可以通过刷脸进入,未录入的可刷身份证进入,在刷脸或身份证时,屏幕上会显示进入者身份信息、体温、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信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实现了查验“四件套”的功能。
蓝尚家园社区居民刷脸进入小区。
“体温正常……”蓝尚家园社区居民每天进入小区都会听到人脸识别系统发出的语音提示。“人脸识别系统的加入,既减少了值守人员的工作量,也加强了社区安全性。目前我们社区采取‘1234’工作法,既保障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又确保了各项防疫措施落实严格。”蓝尚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1234’工作法是我们一个出入口,设置两名工作人员,利用三台电子仪器,严格落实‘四件套’,守好社区大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监督检查不放松
后沙峪镇通过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村(居)、企业、商超、“七小门店”等场所出入口防疫措施落实严格。镇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专题,定期公开通报疫情防控落实不到位主体,加强违规失责行为处理,并督促整改,严格压实各类主体查验责任。
检查组到诺德花园小区检查出入口值守和测温设备配备情况。
日前,后沙峪镇组建检查指导小组,检查各村(居)测温仪器配备、人员在岗值守、出入口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严格“四方责任”,以铁的纪律护航防疫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