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镇茶棚村:“三色积分管理法”推动村庄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 发表时间:2024-10-08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木林镇茶棚村积极探索积分制治理模式,创新性引入“三色积分管理法”,将积分转化为绿、黄、红三色,以“小色彩”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赋能增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三色定级,科学制定积分标准


茶棚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将移风易俗与“积分制”有效融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每家每户张贴“村规民约三色牌”,量化村民日常行为。同时,茶棚村立足村庄实际,制定移风易俗积分制评比工作机制,明确评价主体、途径和程序,成立由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网格员三方力量组成的考核小组,相互监督、相互衔接,采取“季评比、年选优”的两级评分制,确保“三色积分管理法”落到实处、形成实效。


二、阳光评议,规范积分考评流程


为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茶棚村将具体积分细则写在村规民约三色牌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普及积分转化为三色牌的具体内容、评判标准、现实意义,带动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考核从村民在邻里关系、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赋分依据,每季度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数结果将对应的三色牌粘贴到季度栏中,把考核结果清晰明确展示给村民,这也使得考核小组日常评分工作更加公开化、精细化、科学化。


三、明确奖惩,强化积分结果运用


茶棚村每年依据季度评比结果选出最美家庭示范户,为优秀村民家庭贴绿牌以示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而贴黄牌以示激励,贴红牌给予警告。这种“积分制三色管理”,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来持续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增效。自实施“三色积分管理法”以来,茶棚村村容村貌、民俗民风等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提升,村民们不仅自发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自觉分类,还自觉在婚丧嫁娶、升学搬迁等事宜中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跟风大操大办。形成“用色彩记录新风、用行动传递正能量”的良好氛围。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意识,形成了崇德向善、和谐共进的良好风尚。


下一步,木林镇将继续深化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与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考核标准,进一步激发村民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同时,积极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更多符合本镇特色的治理模式和路径,形成具有木林特色的乡村振兴“答卷”。

更多文章